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
發布者: 來自: 發布時間:2019/11/15 11:16:14 |
踏尋紅色足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紅色教育在延續,2019年11月1日,公司各支部黨員在黨總支部副書記張曉勇同志的帶領下參觀了紅色教育基地紅旗渠。 紅旗渠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林縣是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貧困山區?!八辟F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是舊林縣的真實寫照。 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決心,從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庫弓上水庫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決大面積灌溉問題。 “引漳入林”是林縣人民多年的愿望。經過豫晉兩省協商同意,后經國家計委委托水利電力部批準,在省、地各級領導和山西省平順縣干部群眾的支持下,在各級水利部門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縣委、縣人委組織數萬民工,從1960年2月開始動工,經過十年奮戰,先后于1965年4月5日總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條干渠同時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設。至此,以紅旗渠為主體的灌溉體系基本形成。灌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萬畝。
紅旗渠修建孕育了偉大的紅旗渠精神,它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座豐碑,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紅旗渠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紅旗渠精神的靈魂;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是紅旗渠精神的具體體現;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是紅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習近平同志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踏尋紅色足跡,大家對“紅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紛紛表示,要將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時刻用“紅旗渠”精神激勵自己,不怕挫折、不怕困難,全力助推各項工作更好更快的發展。 |